常见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的正确维护(一)
对机械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机械技术的良好与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直接因素,现在的工程机械大多数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性的根本。
1.选择适当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检测范围和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1)250小时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更换液压油。
(2)500小时检查保养
工程机械运行500小时后,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3)1000小时检查保养
此时应清洗滤清器、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滤芯和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更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如能通过油质检测分析来指导换油是最经济的,但要注意延长使用的液压油,每隔100小时应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更换变质的液压油。
(4)7000小时和10000小时检查维护
此时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需要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小时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液压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致命的破坏。
3.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设阻尼小孔或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机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物质入侵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杂质入侵系统:
(1)加油时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液压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
(2)保养时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液压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结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果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有橡胶的专用铁锤。液压元件、液压胶管要认真清洗,用高压风吹干后组装。选用包装好的正品滤芯(若包装损坏,虽然滤芯完好也可能不洁)。换油的同时清洗滤清器,安装滤芯前应用擦拭材料认真清除滤清器壳内部的污物。
(3)液压系统的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摄氏度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在清洗滤清器,更换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4.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1)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
在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液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其变质。防止空气入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维修和换油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2)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口不得露出油面,吸油管路必须密封良好。
3)油泵驱动轴的密封应良好,更换该处油封时应使用“双唇”正品油封,不能使用“单唇”油封代替,因为“单唇”只能单向封油,不具备封油的功能。
(2)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
液压油中含有过量的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除了液压系统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液压油要经过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液压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上一篇 数字液压油缸使用特点 下一篇 怎么去查找液压系统的故障?